本日主題:關於內容行銷的三大迷思
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說,他發現真正有在做內容行銷的公司,不是很窮就是超級有錢,介於中間的很多企業則缺乏內容行銷的策略。確實,很多中小企業一想到內容行銷,就是包給部落客做業配,很少想要自己做內容。就算自己做內容,往往也會變成做一些沒什麼人想看的「品牌故事」。
我自己就是內容行銷的信仰者,我常常都希望我客戶也能分一點心力來做內容,但是要讓客戶升起信心,真是很困難,這也是為什麼我瘋狂發文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以下整理出我最常遇到的,關於內容行銷的三大迷思:
迷思一:內容行銷是沒錢的人才做的?
如我朋友所說,最有錢的公司也會做內容行銷,像是Whole Foods會在網站上寫食譜、紅牛能量飲料有自己的網路電視台、就連做主機板的Intel都有自己的部落格。新光三越最近也做了一個美妝的部落格購物網站,叫做美麗台,正準備起飛。這些大公司肯定是看上內容行銷所能帶來的長遠優勢,才肯投資做原創內容。
迷思二:做內容行銷就不能在意銷售?
有些人會覺得做內容就是要一直付出,不能過於業配,才是真正的內容行銷。這樣只說對一半。做內容行銷還是得帶到銷售,只不過換個方式,盡量不採取直接業配。業配文的邏輯是不論如何都要帶到產品,內容行銷的邏輯則是給予有價值的資訊,並且在資訊中深化購買產品的原因。
例如Moz部落格所做的內容多是關於如何提升Google排名,提供許多相當實用的建議,而Moz所賣的就是協助你提升Google排名的軟體。那麼,關心這件事情的人,自然會因為Moz的內容而更想購買Moz的產品。所以,內容行銷並不是把銷售擺一邊,而是換一個推銷的策略。
迷思三:內容行銷就是為了吸引流量?
任何行銷當然都是為了吸引流量,但是內容行銷在意的不是流量的數字大小,而是如何把流量轉為信任。如果你引來一堆流量但是卻無法使用戶對你有印象,也無法產生信任,那麼再多流量都是失敗的。
內容行銷跟一般業配文最大的差別就是,業配文置入的是產品,內容行銷置入的是信任。所謂的信任,指的是當用戶遇到問題時,他莫名地就會想找你而不是找你的對手,這就是內容行銷的威力所在。
書名: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 − 不花廣告費的內容行銷實戰手冊
#一日一書摘